「捐地」成敗?全看政府「補地價」政策
社會各階層對於住屋需求越來越殷切,年輕一族高呼「未能上樓」的聲音亦更見激烈,梁振英政府自選舉至上任以來,更一直表示以解決房屋供應為首要任務,但當恒地主席李兆基表示要為此捐出7幅農地予政府建設資助房屋時,有關建議卻在半年磋商後,最終告吹。 政府拒絕李兆基捐地,並建議有興趣捐地的人士與非牟利團體如房協等合作,筆者認為,政府在捐地一事上舉旗不定,究
代理盈警 影響百業
作為香港地產代理唯一的上市公司美聯集團,為其2013年上半年業積發出盈利警告,估計會轉盈為虧。筆者記憶中,美聯近年只有在08年金融海嘯時紀綠得虧損,由此可見,即使是龍頭大行,今次政府推出的「3D」政策,影響如同人工海嘯,實怪不得代理業界在7月7日推動的遊行,反應異常踴躍,當天既是星期天,理應是代理搵錢的繁忙時間,以往一向政治冷感的大行,也罕有地團結回應
美國退市短期無礙 供應錯配長存隱憂
上星期美國聯儲局伯南克一聲退市,整個投資市場掀起巨浪,尤其是債市、股市大幅下滑,美國債市短期息率升破2.5厘,港股更跌穿2萬點。 首先分析伯南克的退市大計,他的說法是有前提的,是指美國的經濟情況得到持續改善,退市步伐可緩可急尚未定案,但市場反應過敏。筆者認為今次市場是錯讀伯南克的退市大計,聯儲局會否停止或減少買債乃屬言之尚早,美國真的要改善經濟數據
辣招效用微 措施宜修訂
上星期四早上八時,在立法會門前,罕有地集結了過千名地產代理從業員,一致反對政府對樓市徵收的三種稅項(即SSD,BSD及DSD),今次代理史無前例地團結,兩大集團,八間代理商會同時參與,行動說明樓市辣招對行業的打擊極大。 筆者一向認為,如果辣招是對社會整體有益,即使代理要作出犧牲,也可算得上有價值,作為社會一份子,亦無話可說。但事實上,各項徵稅
代理轉型靠新思維
最近,中原創辦人施永青在報章談及北京鏈家地產在北京的分行已達800餘間,人數達16,000人,佔有北京市場超過50%的佔有率,筆者在網上查閱資料,有媒體報稱,在2013年3月份的單月,估計鏈家在北京的佣金收益超過人民幣10億元,成績優秀有目共睹,難怪引起施先生的注意。 過去20年,香港代理的經營模式變化不大,在70-80年代,代理是以類似車行
推辣招容易 退市撤招難
最近,美國的經濟數據稍為好轉,市場憂慮美國會提早退市,從而引起股市及匯市出現大幅波動,故令筆者聯想到香港政府對樓市推出的多項辣招於何時會撤消,一旦退市,又會如何影響市場? 港府由2010年4月推出9招12式開始,已積極參與規管樓宇的買賣,進而為了滅絕炒家、投資者、外地人的需求,繼而推出不同的稅收種類,如SSD、BSD及DSD等,可謂層出不窮,一
美國息口回升 言之尚早
今天筆者在報章財經版看見大幅報導,指滙豐銀行將樓宇按揭利率調低至2.2厘,回復3月時的水平。當時,金管局提高按揭的風險加權投資比率,而令銀行在承造按揭時成本加重,各大銀行紛紛利用此藉口加息,當時不少買家擔心加息潮來臨,而紛紛打退堂鼓,令當時的樓市雪上加霜。 筆者在3月21日也曾撰文指出,加息只是銀行利用金管局新招作藉口,希望提升息差,爭取更高利潤的
一手銷售新例 仍有待適應
一手住宅銷售條例,已經實施了兩個星期,市場上只有兩個新盤可供發售,第三個可發售的樓盤也會於5月15日才推出,而且在推售的過程中,發展商也需要修改樓書,或是因未能連續24小時提供樓書,而推遲發售,發展商對新例仍在摸索適應中。 除了發展商、地產代理也未能完全了解及適應條例,其中法例中一項規定,「在物業未有價單前,不得探求或接受任何選購意向」,這本意是杜
樓價調整 快將完結
自從一手住宅銷售條例自4月29日生效後,一手住宅只有兩個樓盤可供出售,成交宗數當然大幅下跌,加上二手住宅業主在低息環境下,持貨力極強,議價空間普遍只有3-5%,與買家普遍要求10%減幅,存在相當的差距。結果,二手住宅成交也大跌,在4月份的田土廳註冊宗數只有約3,500宗,實在令近35,000名的持牌地產代理叫苦連天。 不過,筆者見到在4月底,發展商
四叔捐地 事與願違
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在最近一期《東周刊》透露捐地的最新進展,文章指出四叔原意是希望協助年輕人上樓,他捐出農地,政府免收地價,年輕人只需100萬元左右,便可以買到約300方呎的物業,加上政府能放寬此類首置人士的「按揭限制」,對年輕人無疑是極其吸引。 但傳聞政府對此項安排有所異議,首先是受惠對象,應不應只局限只售給年輕人?或應該擴大至低收入人士?對此筆者
黃金五十年 香港成國際都會
4月21日財爺曾俊華在其網誌上,以「山雨欲來」的標題,列出七項消息,形容香港現今的處境,正如當今天氣一樣,潮濕多雨,感覺鬱悶,一副憂國憂民的氣概。 不過,財爺擔憂的論據,以筆者愚見,似乎太過忌人憂天,所謂國際評級,在雷曼事件中充份反映其預測能力,何等脆弱,升與降,又何須介懷。歐債問題又是老生常談,以歐洲底子之厚,亦只是舊聞翻炒,北韓危機更是說笑話。
新盤引入買方代理 有利消費者
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法例,將會在本月29日正式生效,負責監察的一手住宅銷售監管局亦已正式運作,這個條例在擾攘多年後,終於成為事實,對保障消費者權益,屬劃時代創舉。 作為業界的一份子,筆者一直十分支持條例的方向及精神,至於條例的執行細節,最近也陸續曝光,其中一項是明確引入買方代理,條例規定發展商必須在價單上列明其所委託的賣方代埋名稱,同時亦必須說明買方
經紀淘汰勢所難免 努力增值自強不息
自從政府再次推出「辣招」,樓價只稍作調整,幅度由1-5%不等,但成交量卻萎縮驚人,以1月份旺市與3月份靜市作比較,各主要大型屋苑成交量下跌8至9成,例如太古城1月份有69宗成交,3月份則只有6宗;黃埔花園1月份錄53 宗交投,而3月份則只餘8宗;沙田第一城由1月份的107宗,大幅下跌至3月份僅11宗,情況比沙士時期還要嚴峻。 踏入4月份,北韓局勢轉
港人樓按借貸少 樓市爆破機會低
金管局自2009年開始,不斷收緊樓宇按揭,理由是樓價急升,控制銀行過度借貸風險,尤其是在低息年代,息口一旦上升,買家若用收入的50%供款,只要利息上升三厘,供款便會大幅上升佔入息的70%。表面上,言之成理,但只是事實的一部份,筆者嘗試利用真實數據,去說明事實的另一部份。 金管局剛公佈二月份按揭的統計數字,平均每宗樓按貸款287萬元是物業估值的55.
辣招背後的迷思
當筆者在2月22日獲知政府再度發出「新辣招」DSD (雙倍印花稅)時,最令筆者感到錯愕的,不是「辣招」的內容,而是出招的時間,原因是相隔5天後,(即2月27日),便會公布一年一度財政預算案。在農曆新年前(即2月10日),市場成交價毫無疑問是屢創高峰,但過年後的小陽春並沒有出現,成交價及成交量已明顯緩慢下來,市場已經開始進行調整鞏固,實在沒有出招的迫切性
金管局新招 銀行借勢加息
過去周六、日本港十大屋苑僅錄得1宗交投,可見二手成交慘淡之情,更勝「沙士」及「金融海嘯」。除了「新辣招」進一步令買家觀望外,部份銀行「加按息」更令買家擔心加息潮開始,因而進一步打擊購買意欲。筆者亦多次提出「加息潮」是促使現今樓市大幅下調的最大風險,不過,今次銀行加按息與筆者提出之「加息期」,實是兩碼子的事,不能混為一談。 普遍市場人士包括筆者所指的
「辣招」效力短暫 長遠還看息口
政府的「新辣招」出招近三星期,二手市場交投幾近冰封,十大屋苑中,不少踏入三月份仍然錄得「零」成交。至於一手市場,有貨尾盤一號西九龍聲稱「劈價」,頓時使「新辣招」變得有很大殺傷力,業內人士形容如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」,樓價將會有大幅下跌的機會。 然而,筆者不大同意上述看法,更認為「新辣招」跟之前所有「行政措施」一樣,效力只會維持一段短時期,
辣招作用短 後遺症大
繼SSD及BSD後,政府再度出招推出乘雙印花稅(DSD),直接目的是要增加投資房地產的成本,有機會藉此而平穩急升的房價,並希望利用這招能改變市民對房價只升不跌的預期。 筆者認為今次DSD,徵收稅率由最高4.25%加至8.5%,雖然加幅達1倍,那4.25%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,當然是個大數目;但在SSD 下,現今入市購買住宅的買家,大都是長線投資
亂石投林 港府變投資專家
經過短短4個月時間,政府又再出辣招調控「過熱」的樓市,筆者認為政府出招越來越失章法,首先,上一次的「雙辣招」BSD及加強版SSD,只是實行了4個月,有關的效力及影響是否己充份發揮,仍然有待觀察。事實上,農曆年後住宅市場並未有承接過年前的「亢奮」氣氛,成交已經顯著慢下來,買賣雙方的觀望氣氛濃厚,發招的時機掌握得很差。 何況在法理上,上一次的招式
樓花銷售新例即將生效 買家欠代理有待解決
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》即將在四月份生效,這條例的誕生是經過不少有心人,包括消委會長年累月時間的爭取,終於有望實施,可謂意義重大。 購買物業是人生中最重要及金額最昂貴的消費,唯過往的銷售手法及程序未能符合大眾期望,尤其是透明度更往往令買家感到不滿。新的銷售條例除了必須列出實用面積計價外,在銷售各方面都有作出詳細的指引,包括刊登廣告、派發樓書及
萬科攻港打破壟斷 內房龍頭陸續有來
回顧過去一年的財經大事,內地龍頭發展商萬科進軍本港是較為被忽略的一宗,萬科與新世界合作投得荃灣西(六區)物業項目發展,這幅地皮剛好毗鄰於五區及六區之間,此兩項目均由長江實業奪得,所以投標結果公佈之前,市場大多認為長江實業應會再下一城,將三幅土地一併發展,這様既可收協同效應,亦可避免在出售樓盤時互相競爭及分薄客源。因此,亦有不少評論認為萬科搶地,實有打破
辣招效力短 加碼宜審慎
自從政府在2012年10月推出「雙辣招」後,市場成交放緩了兩個月左右,在一月份又再價量齊升,成交價不斷破頂,於是市場不斷流傳政府會在農曆年前(年廿八),即2013年2月8日前,將有新「辣招」推出,希望再壓抑一下需求。 市場上流傳其中兩個版本,其一是推出「按揭利息稅」,在現行極低的按揭利率上,加上一定比例的稅項,例如銀行息率是2.5%,政府加收
實用面積計價方便 實地考察少不了
自從今年1月1日開始,代理在推銷二手物業時,必須為有關單位提供實用面積資料,讓買家較易作出比較。但綜觀過往,不少屋苑只會提供實用率作參考,而由於屋苑實用率差距甚遠,例如四季豪園的實用率只有29-34%,沙田第一城則有分有窗台及無窗台單位,同樣是395呎單位,前者只有284呎實用,後者卻有327呎實用,相同的建築面積,實用面積卻相差達15%。此外,錦繡花
遠水難救近火 新招蓄勢待發
當梁振英第一份施政報告出爐後,被市場視為「無新意」及「無料到」,過去周六、日,無論一手、二手成交都大幅上升,但由於有不少業主即時封盤不賣,否則成交宗數則更見厲害。不少買家「失望」之餘,發覺新政府即使想盡辦法,也不能夠大幅增加供應,遂紛紛加快入市決定,怕遲了慢了,又會買不到,實可用「恐慌性搶購」來形容。 筆者相信,為了回應市場的激烈反應,政府很快
放盤搵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