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德國模式學習

四年一度的足球盛事「世界盃」終於曲終人散,落幕結束,冠軍由德國隊奪得。今次比賽刷新了多項紀錄,第一次由歐洲球隊於美洲地方舉辦的世界盃中奪標,德國隊高路斯入共17球(4屆),破最多入球紀錄等等。但最能觸動筆者情緒反而是德國隊的團隊合作模式,徹底擊敗其他足球王國的「球星」個人足球模式,不少球隊都以擁有超吸球星為主力,例如阿根廷的「美斯」,巴西的「尼馬」,或是葡萄牙的「C朗拿度」,他們利用這些超級球星去帶動整隊球隊,雖然球星的個人技術非常超卓,表現矚目,容易令球迷歡喜,但卻面對種種不確定的風險,令球隊容易落入險境。巴西尼馬受傷加上後防大將施華停賽,兩個球員的缺陣,竟然令整隊巴西隊走樣,被德國狂數七比一。
反觀德國,他們在決賽時,因中場主將之一基廸拉熱身時拉傷,由後備的卡拉馬替代,而這位後備軍在比賽至20分鐘左右,又因爭球受傷,唯有改由前鋒舒爾尼入替,人選雖作多次變更,但未有為德國隊帶來太大影響,他們並沒有一位超級球星,他們爭勝的本錢是紀律,團隊精神及科學分析。
其實足球比賽反映只是冰山一角,德國人做事固然一絲不苟,樣樣事情都有嚴謹的程序,及講求效率,筆者先後到過美國和德國,因飛機延誤而經歷截然不同的待遇,在德國法蘭克福,當時轉機時間只餘下20分鐘,德國的航空公司有專人在閘口接應筆者,專車經過移民局及海關的特快通道,竟然可以趕及登機。
相反,在美國三藩市,本來三個小時的轉機時間,因內陸機誤點,只餘下不足一小時,這裡固然沒有「德國式」的招呼,更因為航班到達時間的偏差,沒有工作人員替飛機安排接應,筆者與親友被迫在飛機著陸後,用20分鐘等待當地的工作人員。而當我們收到航空公司的電話,向他們表示已到達機場,但對方表明不會為此有任何的協助,等候夠鐘便會起飛,筆者要自己應付美國式的繁複「安檢」,最後目送飛機離開。
最近,香港的政治話題因特首普選而越演越烈,兩派不同勢力,不斷去推高支持者的情緒,十足十美國式的選舉;反觀德國,禁止選舉最後一星期有任何助選活動,目的是要為選民的情緒降溫,大家強調以理性的方式去做決定,並不鼓勵情緒化的人身攻擊去爭取選票,這實也是值得大家深入研究,是否值得我們借鏡。
正如地產代理的管理上,現時仍有許多代理行家大力標榜及堆砌一些地產代理名星,高唱個人主義,只強調個人成就。誠然,筆者認為要達至成功,重視團隊,配以有效的團隊管治才是不二法門。

李峻銘 – 主席及行政總裁
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

放盤搵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