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,2024年底商舖空置率遠超私人住宅的4.5%,當西洋菜南街Swatch棄租月租154萬港元舖位、轉租45萬港元小店時,估值幻象已然崩塌,堅守高租金的代價是結業潮洶湧來襲。意大利薄餅店JACOMAX因業主拒減20%租金致14年老店關閉、Bossini馬鞍山店張貼「貴租無理」標語控訴、44年歷史的海皇粥店及金裝燉奶佬全線結業,印證梁振英警示:市場結構性變化下,「不減租策略」實為慢性自殺,尤其港人北上消費年達557億元,本地商舖卻因租金枷鎖失去轉型空間。
作為租用十多個舖位的地產代理商,筆者親歷市場轉向,八成業主接受20%-40%降租,拒降者終失租客,JACOMAX店主離場後直言可在上環找到「更平更靚更大」的替代舖位,凸顯空置風險遠大於降租損失。更重要的是金融邏輯革新,銀行已意識到有租客的商舖遠勝空置舖位,業主擔憂減租引發銀行call loan(提前追貸),卻忽略空置導致的零收入才是估值毒藥。合作銀行明確表示,穩定租金流比賬面估值更具信貸價值,梁振英呼籲的「社會結構性調整」,本質是向業主發出轉型通牒。
降租非慈善,而是維繫物業價值的生存策略,商舖重生密鑰終將屬於看透估值幻象、擁抱現金流的務實者。當「貴租無理」的控訴標語滿街可見,恰是市場機制最刺耳的警鐘。況且,降低了的租金,也會令市場帶來新的需求,反而利人也利已,舖市才會重生!
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
主席及行政總裁李峻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