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就是真財富

筆者最近出席一個讀書會,會上講者向與會者提出一個問題:「甚麼是財富?」絕大部份的答案都是「金錢」,在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「金錢就是財富,已經是共識,也深入民心」。無論當今的印刷貨幣,電子貨幣或是古代的金、銀、銅制成的金屬貨幣都是不能供人類享用。金錢只是工具,用來購買可供使用的物品而已。經濟學上首次為財富下定義是思想家色諾芬 (Xenophon 430-345BC),他在其「經濟論」一書中,認為財富就是具有使用價值的東西,另一思想家亞里士多德(Aristotle,384-322 BC)也指出「真正的財富就是由…使用價值構成,例如馬、牛、羊、土地等具有實質用途的東西才是財富。」
一種貨幣必須具有交換另一種實際用途的東西的能力,否則只是廢紙一張,在通貨膨脹嚴重或打仗的地方,貨幣失效是司空見慣,所以稀有的黃金曾經是歷史最悠久的通用貨幣,是認受性最強的財富。但隨著金本位的取消,美元獨大,黃金的地位一落千丈,在現今世界,金融產品層出不窮,令不少人忘記初衷,增加財富演變成為對純貨幣的追逐及擁有。
物極必反,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,令大家對複雜的金融產品產生戒心,其儲存財富的功能大大減低了,相反地,隨著量化寬鬆,市場上的流量貨幣卻大量增加,更不幸的是新增貨幣集中於有錢人之手,窮人未能分享,沒有錢,沒有能力增加消費,而富人則已經樣樣都有,也沒動機利用新增金錢去消費,結果世界經濟仍然是一潭死水。有錢人利用錢搵錢,房地產是主要受惠對象,尤其是大城市對房地產,其稀有性令新供應量很少,令其價格一升再升,看似完全脫離合理性。不過,換一個角度,貨幣只具備交換功能,濫發鈔票信心一旦失去,其儲存財富的功能可以被房地產取代,房地產價格升飛並不是房地產貴了,只是貨幣失去價值,自身貶值而已。
放盤搵盤